• 网站首页
  • 联盟简介
  • 非遗文化
  • 易学动态
  • 易学新闻
  • 易学资讯
  • 国学名人
  • 易学故事
  • 易家风采
  • 特别通知
  • 联系我们

特别通知

  • 学术论文集《东方智慧精粹》征稿...
  • 2022年传统文化当代先锋人物评选...
  •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苏州论坛即...
  • 协会工作人员告知书
  • 时明山先生又获殊荣
  • 《易道精髓》论文集征稿启示

易学资讯

  • 易学领军人物红豆大师2024年甲...
  • 当代易学领军人物张喜林先生
  • 著名的传统文化学者廖政德向全...
  • 2021年当代国学影响力人物网络...
  • 曾国洲:易名永留山水间
  • 易学导师联盟副会长丁晓北先生

分会动态

  • 缅怀著名易学家曾仕强教授
  • 《唐明邦纪念文集》征稿通知
  • 浙江处州联络站成立的决定
  • 书法家刘子玺演绎《道德经》新...
  • 广西联络站成立
  • 江西三僚成功举办杨公弟子千年...

人文天地

  • 舜帝的都域和故里在山西永济
  • 贤妻良母徐雪荣:爱与奉献的一生
  • 张月老婚恋基地“桃花楼”开业...
  • “二经道师”尉汤渺先生2024年...
  • 传统中医传承交流会在山东曲阜...
  • 《乡史村志》微电影组委会赴河...

非遗文化

  • 朱昱诚先生:传承朱氏姓名学、弘...
  • 《中秋祭月》:二经道师尉汤渺
  • 黎桓源: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大使
  • 河南郸城:非遗泥塑《瑞兔呈祥》...
  • 尉氏易医健康应用术荣获“中华...
  • 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》...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易学资讯 >> 浏览文章

新闻详情

周易能否进教材引争议 专家称不是“巫术”

 

周易进教材

是历史的退步?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是近年来文化关注的热点,国内有网站曾发起支持“周易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的活动,虽然最终在第二批国家级文化遗产公示名单中,周易未能进入,但该活动倡议内容中的一条“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,文化传承的最好手段是教育,将周易等传统文化列入义务教育内容”却被广泛关注,有专家签名支持,也有专家为此口诛笔伐。

北京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徐坤公开表示,申遗能提高整个社会对周易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,值得肯定和支持,但周易入现代义务教育教材,这是一种历史的退步,是在误人子弟,很没有人性。

周易不是所谓“古代巫术”

说到周易,记者询问一些学生家长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周易不就是八卦、算命吗?让娃学啥”。而一位在高校读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很惊讶地问记者:“周易内容很复杂,基础教育行得通吗?”

据悉,目前在大学中周易的课几乎绝迹,更不用说中小学里。徐坤所言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,周易原本是一种古代巫术,不适合进入中小学教材。

记者昨日采访了入选“世界最具影响的百位易学人物”的周易专家费秉勋,他不同意所谓“古代巫术”的说法。“周易不适合进中小学教材,主要原因不是巫术问题,而是《易经》作为群经之首包罗万象,内容太丰富,贯通的东西,又怎么指望孩子们能懂呢?”费秉勋以美学史为例:“周易保持着矛盾和阴阳的平衡,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,它不同于西方用思辩语言诠释真理,而是通过象来诠释,这个象可能是具象的,也可以是抽象的。比如八卦的那条曲线,是可以把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概括进去的。如果说要继承传统文化,中小学生学三字经就可以了,不要小看三字经,如果一个人把它完全读懂了,那相当不错了。一个年龄段有它适合学的东西,中小学生不需要学周易。”

费秉勋还认为传承周易目前有很多误区:“我认为周易也没必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,它就是一本书,不需要什么保护,需要的是正确的认识。所谓的预测功能只是它的一部分,不能忽视,但也不能以点概面。让高校中的哲学、历史、中文系的学生多接触才是对的,同时,要肯定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。”

上一个新闻: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八千年文化之根

下一个新闻:《周易》暗藏民族思维方式密码

主办单位:北京华夏易道东方国学文化中心/新华在线网国学文化研究传播中心/华夏易学联合会有限公司

电话:13033974753 手机:13810134713(秘书长) 13033974753(会长) 邮件:zkrwzz@126.com 13523431980@163.com 地址:中国北京朝阳区光华路313号

访问统计:29827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