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网站首页
  • 联盟简介
  • 非遗文化
  • 易学动态
  • 易学新闻
  • 易学资讯
  • 国学名人
  • 易学故事
  • 易家风采
  • 特别通知
  • 联系我们

特别通知

  • 学术论文集《东方智慧精粹》征稿...
  • 2022年传统文化当代先锋人物评选...
  •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苏州论坛即...
  • 协会工作人员告知书
  • 时明山先生又获殊荣
  • 《易道精髓》论文集征稿启示

易学资讯

  • 易学领军人物红豆大师2024年甲...
  • 当代易学领军人物张喜林先生
  • 著名的传统文化学者廖政德向全...
  • 2021年当代国学影响力人物网络...
  • 曾国洲:易名永留山水间
  • 易学导师联盟副会长丁晓北先生

分会动态

  • 缅怀著名易学家曾仕强教授
  • 《唐明邦纪念文集》征稿通知
  • 浙江处州联络站成立的决定
  • 书法家刘子玺演绎《道德经》新...
  • 广西联络站成立
  • 江西三僚成功举办杨公弟子千年...

人文天地

  • 舜帝的都域和故里在山西永济
  • 贤妻良母徐雪荣:爱与奉献的一生
  • 张月老婚恋基地“桃花楼”开业...
  • “二经道师”尉汤渺先生2024年...
  • 传统中医传承交流会在山东曲阜...
  • 《乡史村志》微电影组委会赴河...

非遗文化

  • 朱昱诚先生:传承朱氏姓名学、弘...
  • 《中秋祭月》:二经道师尉汤渺
  • 黎桓源: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大使
  • 河南郸城:非遗泥塑《瑞兔呈祥》...
  • 尉氏易医健康应用术荣获“中华...
  • 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》...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人文天地 >> 浏览文章

新闻详情

舜帝的都域和故里在山西永济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舜帝陵牌坊(位于山西运城盐湖区)

 

 

   四千二百多年前,我国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,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——尧舜部落联盟的崛起,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。

《史记》记载,舜是黄帝七世之后。黄帝生昌意,昌意生颛顼,颛顼生穷蝉,穷蝉生敬康,敬康生蟜牛,蟜牛生瞽叟,瞽叟生舜帝。自从穷蝉之后,都为庶民。舜父瞽叟,姓妫。是有虞氏的一个分支,所以,舜为有虞氏。又称虞氏。舜母握登,为邓人之后,见大虹意感而生舜帝于姚墟。所以,舜帝姓姚。舜出生后,目为双重子,人们为其取名姚重华。舜的生母去世,他随父移居到黄河岸边历山妫水旁——妫汭,与继母一起生活,在家遭受继母百般欺凌,仍然不失孝道,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孝子。

   所以,也有人认为,舜为一氏两姓。一氏即虞氏,两姓为姚姓和妫姓。因生姚墟而姓姚,因居妫汭而姓妫。所以,舜帝的后代,有姚姓,也有妫姓。自古以来,氏是区别贵贱的,姓是区别婚姻的。

   根据历代史学界对妫汭这一地名的考证,大家所趋同的观点是:“妫汭指的是妫水河湾,妫水源出山西省永济县南之历山,注入黄河(见三秦出版社《史记全本新注》)。”

   山西永济,古称蒲坂,是舜帝的都地。舜的出生地在古蒲坂城北三十里,这里有舜帝故里诸冯。《孟子》说:“舜生于诸冯”。 从山西永济的舜都古城蒲坂向北沿河而上三十里,可以找见舜帝故里诸冯,诸多史料如《孝经援神契》也把舜帝生地作“姚墟”。从清《永济县志》看,诸冯故址与陶城相近,清代的“诸冯里”共包括六个村:南陶城、北陶城、永凝、诸冯、舜帝、尊村。”舜帝村内,有一座大舜宗庙于日军侵华时掠夺木材而毁,现仍留一康熙年间的巨碑,刻有隽永碑文称“大孝有虞舜帝故里”。村中仍以姚姓为主。“诸冯里”六个村子坐落在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的沿河一线,南北排列,绵延二十余里。

   这里的南陶城村和北陶城村,正是历史上流传的“舜淘河滨”的故址。古代这里以生产陶器出名,舜陶河滨就是这里,也有观点认为陶城就是古舜都。这里虽然已不见了城池的痕迹,但陶城的名字却刻在了这里。商朝早期,围绕着陶城的整个蒲坂被称作缶邦,是一个生产精美陶器和陶乐器的地方。足见在舜帝的影响下,后世制陶工艺已十分精湛,这里已成为陶器之乡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舜帝文化广场(位于山西永济市)

 

围绕着舜帝故里,还有许多关于舜的美丽传说。如舜耕历山的故事。村南几十里外的历山是我国最早的经书《山海经》中两处记载的历山,它与其他地方所称的历山可信度不同,因为其他历山经书并没有收录,这就印证了永济历山的古老和可靠性。黄河沿着历山和华山的夹谷东流而去,把太行山系和秦岭山系在此戛然截断,所以,历山的西端也称作雷首,山下古有雷泽,是当年舜帝带领百姓打渔的地方。

历山上古有舜宅和二妃宅,《尧典》中说:舜帝居住在历山的妫汭水旁,尧帝把两个女儿下嫁到妫汭,做了虞舜妃子。还赐了牛羊、仓廪、琴瑟等。

在妫汭水旁不远的一个山包上,至今还留有古人祭祀二妃的坛庙遗址,史料称作“二妃坛”。从遗址遗留的陶片看,年代竟远至夏代,足见此坛历史的久远。

《通典》上说,尧的旧都也在蒲坂。《水经注》说:中条山西端的雷首山,别名历山,也叫尧山,山上有故城,叫做尧城。《十三州记》说:蒲阪先为尧都,后来迁都平阳。从目前考古挖掘的陶寺遗址看,“尧都平阳”在今临汾南一百里,距蒲坂仅三百里之遥。

    可见,尧先在蒲坂建都,后迁到平阳。尧七十岁时把帝位传给舜。尧帝去世后,天下的诸候不去朝见尧子丹朱,而去朝见舜,歌颂舜。于是舜于正月初一,在他的故乡蒲坂的先祖庙,举行了盛大的即位典礼,在各地诸侯的拥戴下,改国号为有虞。这段历史就发生在史称“中国”的中条山西端——今山西永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舜帝陵庙(位于山西运城市)

 

  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这样写道:“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。”也就是说,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,都是从舜帝这个时候开始的。

  为了进一步印证舜帝的活动中心在山西永济一带,许多学者研究了《禹贡》这篇古籍。舜在中原建立了帝国,为了改善民不聊生,国不丰盈的状况,命令禹前去完成治水大业,一面安顿百姓的生活,一面打通各州通往朝廷的贡赋线路。中央把各诸侯国按物产划分等级,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,规定了应该向帝府交纳的贡赋。

  在《禹贡》一文中,所描绘的治税场景,凸显出蒲坂中心城市的重要枢纽作用,使人为之惊叹!

  禹治水从帝都开始,修通了九州通往京都的九条贡赋线路,它们最终的目地都是蒲坂:

一、最先疏通蒲坂南雷首山和华山之间的壶口(非吉县壶口),现称潼关,让河水从中条山和华山之间下泄,然后又北上凿开龙门(今河津市),东北鸟夷部族皮衣等贡品,绕道碣石山向西,进入黄河,到达蒲坂水岸。

二、打通兖州境内的水路,贡品由济水进入漯水,然后进入黄河,到达蒲坂。

三、打通青州境内的水路,贡品由汶水转入济水。然后进入黄河到达蒲坂。

四、打通徐州境内的水路,贡品通过淮水、泗水,然后转入黄河到达蒲坂。

五、打通扬州境内的水路,贡品经由大海、长江进入淮河、泗水,然后进入黄河到达蒲坂。

六、打通荆州境内的水路,进贡时,经由长江、沱水、涔水、汉水,转行一段陆路再进入洛水,然后转入帝都南面的黄河到达蒲坂。

七、打通豫州境内的水路,进贡时经洛水进入黄河,到达蒲坂。

八、打通梁州境内的水路,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,再从潜水船运,进入沔水,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,到达黄河边的蒲坂进入京城。

九、打通雍州境内的水路,贡品从积石山下走水路,顺流到达龙门山间的西河,会集到渭水湾里的蒲坂港。

这些运向京都蒲坂的贡赋,可见当时蒲坂正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。进一步印证了尧舜活动的中心地域在山西南部的永济一带及周围。

舜帝在尧帝治国的基础之上,完善律法,建立职级,团结诸族,治国安民,发展生产,以其超人的智慧和仁政,建立起一套初步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制,为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提供了重要条件。

    (作者郝仰宁:山西省运城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理事、 运城市盐湖区虞舜文化研究会顾问、山西省永济市本土文化研究会理事、山西省永济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上一个新闻:暂无

下一个新闻:贤妻良母徐雪荣:爱与奉献的一生

主办单位:北京华夏易道东方国学文化中心/新华在线网国学文化研究传播中心/华夏易学联合会有限公司

电话:13033974753 手机:13810134713(秘书长) 13033974753(会长) 邮件:zkrwzz@126.com 13523431980@163.com 地址:中国北京朝阳区光华路313号

访问统计:2982311